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角

视力保护色:
【台州日报】一键预约,上门帮办
发布日期: 2025-04-30 08:55 信息来源: 宣教处       浏览次数:

台传媒记者谷尚辉 通讯员金盼晴

“我们去年受到行政处罚,刚刚满足公示半年要求,就接到执法人员的通知,说可以进行信用修复,这真的是雪中送炭。”近日,在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浙江万豪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信用修复申请。

今年以来,黄岩区以信用修复驿站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广“预约式”指导服务,通过“主动告知100%触达、线上申请一键预约、执法人员上门帮办”的全链条“三管齐下”模式,推动行政处罚企业信用修复从“被动等待”向“主动帮扶”转变。

一键预约,上门帮办

在新前街道模具小镇会客厅,“政企连心 助企纾困有‘招数’”海报十分醒目。

“我们看到新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正在宣传,说可以‘预约式’指导,就在浙里办预约,第二天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就带着材料清单上门了。”浙江万豪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执法人员手把手指导填报信息、上传资料,全程只用了半小时。

对于一些企业因轻微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在最短公示期满后,可以当日线上申请“预约式”指导服务,执法人员会上门帮助企业完成申请修复操作。

根据自身需求,企业有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可以选择:线下,到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的信用修复驿站,现场咨询并由工作人员帮助操作;线上,企业可通过微信扫码获取信用修复攻略,然后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浙江)对照操作。只要企业通过浙里办APP“省心助企”平台,搜索涉企“预约式”指导服务专栏,即可预约执法队员上门指导信用修复。

新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执法人员马凌宾说,他们还准备了缩小版的海报送到企业,方便企业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帮助。

应修快修,效率大增

“过去企业怕处罚,现在更怕修复慢。”黄岩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负责人张健介绍,传统信用修复存在流程长、材料杂、多头跑的问题,企业或错失招投标、融资等关键机会。

为此,黄岩区聚焦企业痛点,推进信用修复驿站建设,加强符合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案件告知,并开通线上“预约式”服务申请。同时,相关部门后台压缩了修复申请的审核时限,一般案件审批由原来10个工作日左右压缩到3个工作日,做到应修快修,提高效率。今年以来,已指导60余家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申请。

“去年以来,我们推行三书同达制度,即各行政执法机关向违法企业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提供《行政合规建议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现在企业办理信用修复不需要往返多个部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信用政策解读、业务咨询、修复指导等一站式服务。”黄岩区综合执法办副主任卢凌星说。

除了信用修复,企业有任何办理审批、许可、扩大再生产、项目引进、工程开工、罚后咨询帮扶等需要,都可通过浙里办APP线上申请实现执法人员上门指导服务需求。

此外,黄岩区还强化互动治理理念,从企业视角出发,把政府“干的事”与企业“盼的事”精准对接,全面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服务水平,推动执法部门和企业协商共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