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角

视力保护色:
【台州日报】有序“店铺外摆”,台州摆出“烟火气”
发布日期: 2025-04-21 09:09 信息来源: 宣教处       浏览次数:

“这种模式可以复制,值得推广。”昨日,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开了一场“暖商助企”工作现场会,在临海赤城路步行街、人民路特色餐饮街区等实地考察外摆示范点位后,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斌说,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破除制约市场活力的制度性障碍。

人民路的商户曾经为争夺客源,随意占道摆设桌椅,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

“最多的时候,一星期能有20多起投诉。”临海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临海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创新服务措施,推进商业外摆试点工作,餐饮业者可以规范有序地开展外摆经营。

统一外摆标准后,在人民路沿街约600米长的人行道上,各家商品既摆出了“烟火气”,也成为人们打卡消费新地标。这里店铺的生意日益红火,食客纷至沓来。该工作人员说,原本18家店铺现在变成了29家,即便受经济环境影响,这条街的房租也不降反涨。

“当前市场主体面临诸多挑战。”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王欣说,临街商户也会反映店招设置、招聘广告、促销宣传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比如水果店的水果滞销又不能外摆促销,库存水果就可能未能及时销售导致腐烂,造成损失。一些商业综合体也在寻求合理利用红线内场地开展商业活动的方式,提升商场活力。

他认为,这些诉求,都在提醒相关部门转变思维,立足经营主体侧需求,在规范管理和服务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用暖心举措予以回应,既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又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实现市容管理与民生经济的“双赢”。

此前,浙江下发《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到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等。

为此,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也适时起草了《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暖商助企”11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聚焦各类经营主体所需和群众期盼,通过放宽政策限制、强化主动服务,助力优化商圈外摆、出店经营、社区集市等营商环境。

《措施》提出,属地街道与执法中队可以指导沿街商户形成自律公约,向所在县(市、区)综合执法局报备,经备案后依据公约在门前统一划定固定区域出店经营。

“以‘弹性管理’释放空间活力。”王欣说,商业外摆等新业态近年来逐步兴起,成为城市消费的新亮点,兼具了商户盼望的“烟火气”,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感”。

他认为,这些助企措施切入点小,不仅易操作见效快,更能让商户企业感受到政策温度、发展信心,“这是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不仅是临海,椒江的耀达路步行街,通过环境改造和规范商业外摆,也逐渐成为年轻人消费集中的地方,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欢。

“像椒江界牌、临海人民路、仙居仙宸府这些暖心夜市,也都是很好的尝试。”周斌表示,要充分考虑街区业态功能缺失、交通便利性、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为摊贩提供合法经营的场所,同时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只有规范管理,探索多方联动的长效治理模式,避免对周边交通和市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才能让社区集市成为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