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托“浙里办”平台推出全省首个“摊省心”应用场景,对流动摊贩实行数字化监管,并发放“流动摊贩和合卡”,以一卡做细做实备案登记、营业管理,有效破解“游摊小贩经营难、群众放心消费难、行业管理平衡难”问题,推动城市治理更加高效精细,共同富裕路上不落一人。目前,已出台全省首个《流动摊贩行政处罚证据标准》,注册备案流动摊贩1335家,帮扶进店经营36家。群众投诉率、占道案件月查处量、集市日交通拥堵指数分别下降66.7%、78%、48.77%。 一、机制重塑,稳定经营保就业 一是摊贩身份智能识别。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开发“摊省心”应用,横向协同公安、民政、卫健、残联等15个部门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社区、网格六级,搭建“一图三库”数据库(即摊位管理全县一张图,摊位编码库、摊主信息库、摊主信用库),智能识别入驻应用平台的流动商贩身份信息,实现精准管理、分类帮扶。目前,首批已注册备案流动摊贩1335家,其中低保边缘户经营摊位337家,残疾人经营摊位46家,退役军人、下岗工人经营摊位83家。 二是全域摊位智能管控。为流动商贩提供零成本稳定经营场所,实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划线定点,全市首创“停车场式”流动摊位管理,在城市退让地、村社自留地等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区域,设置固定数量摊位;统一执卡经营,创新推出流动摊主和合卡,供摊主注册申领并获得经营资格;统一规范管理,实行摊位线上预约制,若已预约摊位被抢占,可直接反馈相关部门执法。对重点区域通过摄像头设置“电子围栏”,智能识别“越线经营”行为。目前,共设置摊位1035处,发放流动摊主和合卡1335张,处理“越线经营”、乱占摊位等行为2375次。 三是摊位摊贩智能匹配。将所有摊位分为小吃、季节性果蔬、日杂百货等12大类,摊主通过线上预约后,系统将根据摊贩经营类别、经营时间为其智能匹配合适摊位,充分发挥摊位利用率,减少摊贩流动率。如“龙泉瘦肉丸”摊主使用该应用后,日均出摊时间从4小时上升至6.5小时,日均订单从42单增加到81单,收入提升近一倍。 二、加强监管,放心消费促增收 一是打造信息公开体系。针对流动摊贩文化水平较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官微、微信朋友圈、“执法+宣传”等方式公开普及“摊省心”审批渠道、流程及所需手续,并以浙里办、浙政钉为载体,提供查询申请、浙开放审批等多项服务。同时,将流动商贩食品安全与卫生环境纳入日常公开事项,通过各部门数据共享、票据公开等方式,对食品商贩的商品进行智能溯源管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目前,在各类平台推送服务信息105条次,公开食品票据2382条次。 二是构建智慧监督体系。对接市智联中心,通过12种AI智能分析算法,采集县域流动摊贩人脸,建成全市首个流动摊贩人脸库,群众可通过“指尖随手拍”功能,将摊贩违规经营行为等现象拍照上传,由系统通过人脸匹配确定整改责任人并及时督促。目前,共收集群众反馈照104张,处理投诉515起。 三是细化数智考评体系。建立和合积分体系,设置个人卫生、食品安全、规范经营等八项指标,根据部门考核与消费者评价进行加扣分,并按照分值实行“红黄绿”三色赋码,对绿码摊主提供黄金摊位优先预约、置顶推荐等服务;对黄码摊主实行常规监管;对红码摊主实行停业整顿,要求其通过参加教育培训、整改等方式提升积分,在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重新营业。目前,共25个摊主被赋红码停业,其中13个摊主完成整改并重新营业。 三、强化保障,精准帮扶助共富 一是点亮智慧服务“微心愿”。在“摊省心”首页设置“服务微心愿”专区,供注册摊主发布个人需求,由相关部门发动社会慈善机构、爱心公益组织、群众志愿者等择优接单,通过系统智能匹配,以“一人认领、团队协作”的方式帮助摊贩圆梦。截至目前,共发布2期“城市微心愿”,共388名摊贩参与活动,实现“微心愿”79个。 二是构建兜底帮扶“生态圈”。针对摊贩中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高龄困难老人等弱势群体,开展“困难帮扶计划”,在摊位预约上,预留一定数量“爱心摊位”供其使用;在资金保障上,联合县农商银行推出“共富摊商贷”,联合人保推出“摊贩安身险”,加强金融帮扶力度。目前,共设置“爱心摊位”105个,为69人提供“共富摊商贷”185万元,23人参加“摊贩安身保”。 三是建立科学指导“三模型”。建立人流热力、拥堵指数、区域消费三大数字化模型,邀请市场专家、行业标杆、链上企业家指导流动摊贩,全面提高销售能力。同时,创新实施“新批发”模式,鼓励上游产业链商家与流动摊贩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通批发电商平台和“台州造、好产品”库,为摊贩提供优质廉价的货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