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三大革命”

视力保护色:
我市创新“一中心五环”社区推进模式破解垃圾分类前端投放难题
发布日期: 2021-01-07 11:31 信息来源: 组织人事处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群众自治长效机制,在路桥区试点推行“一中心五”垃圾分类社区推进模式,

成立了全省首个集专业指导、多方协调、数据平台、资源整合、宣传交流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垃圾分类促进中心,打通垃圾分类“最后100米”,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促进中心指导实施“撤桶并点”的13个省级示范小区中,居民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90%,促进中心成立一周后,投放准确率由原来的68%稳步升至80%

一是专业指导锚定前端投放“专业环”。建立“促进中心+研究院”指导模式,由促进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小区开展调研,了解人员情况、分类基础等基本信息,绘制“社区、小区垃分画像”,由专业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根据“画像”拟定具有各社区特色的发展策略,提供政策解读、社情分析、民意调研、选点规划等技术层面指导,探索出适合路桥区的社区垃圾分类推进模式。如目前,已运用该指导模式为正在实施“撤桶并点”的13个小区量身定做了“撤桶”方案,为明年计划开展“撤桶并点”的50余个小区分析改进了社区推进模式。

二是多方协调打造分管力量“聚能环”。该促进中心由垃圾分类办公室、组织部、综合行政执法、民政及妇联多部门联合成立,各自发挥职能全面统筹牵头垃圾分类、督促社区党组织引领垃圾分类、执法跟进反推垃圾分类、基层民主自治纳入垃圾分类、巾帼力量推进垃圾分类等作用,打破原来垃圾分类办“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创建合力。如目前,已由各发起部门派出专人组成了一支8人的专业化队伍,实现实体化办公,并通过打造党员、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发挥实际效用,在“撤桶并点”实施进程中,13个示范小区共有40余名党员、妇女志愿加入,采用定时定点桶边督导模式,助力“撤桶并点”顺利推进。

三是比学赶超紧扣社区主导“动态环”。促进中心将垃圾分类的“指挥所”搬到社区“一线”,社区为主导把控分类宣传、分类督导等各项前端分类工作。各社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各类具有社区特色的活动普及分类知识、吸引群众参与如蓬街镇塘人社区主打亲子联动参与,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大转盘、垃圾分类飞行棋等小游戏吸引小区居民、志愿者等200余人参加活动;路桥街道人峰社区倡导业主共担责任,发动山水华庭小区业委会成员参与桶边督导,目前有5个家庭分别在8个投放点位桶边值守,自发带头做好“撤桶并点”。

四是数字应用牢系智慧分析“精准环”。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公益信息数据平台,对各小区每日各类垃圾重量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增减量情况,为小区“量身定做”分类措施;建立人员动态数据库,对社区内党员、志愿者队伍等人员基本信息进行全面覆盖,用于社区、小区值守人员排班,统筹细化安排值守人员督导职责,并与台州市万名督导员轮训计划挂钩,便于统计人员培训情况。通过一体化搭建垃圾分类数据、人员管理平台,改变过去“数据可追溯性差、人员管理散”等特点。现已13个小区纳入管理平台,完成包括325名督导员、18名专项联系人员、32名志愿者的信息库初步组建。

五是整合资源建立跨界合作“融合环”。将该促进中心打造成为跨界合作平台,发挥政策制定、多向沟通、信用中介等作用,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力”社会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促进市场目光投向垃圾分类,促进公益资源向垃圾分类倾斜,改变过去“政府风风火火,群众无动于衷”的局面。如该区计划打造“垃圾分类+便民超市”跨界合作模式,居民可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在社区便民超市兑换食用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充分调动居民、商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促进中心作为双方连接桥梁,承担商家引进、政策解释、信用保障等职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