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角

视力保护色:
【台州日报】拆改并举,台州“翻新”发展空间
发布日期: 2020-12-22 11:20 信息来源: 组织人事处       浏览次数:

温岭横峰街道通过全域整治,下洋林村20多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拆除后,建成了鞋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黄岩新前街道的屿新老工业点经拆违改造,转型为模塑小微园;仙居淡竹乡的石盟垟村,家家户户开起了农家乐,实现了“破烂村”向“精品村”的蜕变……

在拆与建之间,在破与立之间,始于2013年的“三改一拆”,台州大刀阔斧,累计拆违2.21亿平方米,实施“三改”1.83亿平方米,腾出拆后土地7942万平方米,盘活利用土地6444万平方米,拆改总量连续8年跑在全省前列,真正拆出了空间、拆出了环境、拆出了发展,为台州再创新辉煌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

打造“三改一拆”的台州样板

“三改一拆”是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立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法治浙江,顺应民意、敢于担当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台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产业集聚,商贸发达,随之滋生的乱搭乱建等违法建筑量多面广。

体量大,没有案例可循,一切只能摸索着前进。

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改一拆”工作,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早在2012年12月,就率先在全省开展违法建筑排查工作,并将“三改一拆”列为“实干论英雄”工作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台州市四套班子领导靠前指挥,实地督导,全市“三改一拆”工作轰轰烈烈展开。

拆违是推进“三改一拆”的首要突破口。

2013年4月,一场声势浩大的拆违行动在路桥与温岭的交界处展开。这里曾经是非法废旧金属拆解集散地,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由于地处两地交界,拆违的难度很大。

通过周密部署,台州市“三改一拆”办公室指挥路桥和温岭开展跨区域联合行动,当日即有近百个作坊被拆解,共5万平米的违法建筑被彻底“歼灭”。

“歼灭战”的强大声势,吹响了台州拆违的号角。

在天台,历时三个月,就拆掉了曾被认为“不可能拆得掉”的水南调剂市场。水南村人口上万,是浙江第二大自然村,违法建筑比较多见,存在时间长,违建面积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其中水南调剂市场整个市场内就有33家企业、13家家具门店,因为生意红火,违法搭建丛生,最多时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天台县最为集中的违法建筑群。

如何有效破解水南调剂市场这个难题?天台县积极响应全省“三改一拆”行动,派遣精兵强将进驻水南村,不厌其烦上门做工作,强势推进的同时注重人性化拆违,终于成功拆除全部违建,并原地建设始丰湖湿地公园。

这也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的表扬,他表示,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在省市领导的有力指导下,台州上下坚持“一季一战役、一月一会战、一周一行动”,通过重点拆、周周拆、连片拆、党员干部带头拆,形成了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的拆违态势。

2013年,全年拆违达到3352万平方米,实施“三改”4464万平方米,率先完成省下达的三年任务,拆、改总量均居全省第一,得到省领导11次批示肯定,并在全省会议上7次介绍台州经验。

“三改一拆”的台州样板雏形已现。

实现“创无”满堂红

2014年7月,浙江省发文《关于开展“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要充分发挥“三改一拆”行动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形成违法建筑防控和治理长效机制,巩固“三改一拆”成果。

文件一出,台州市县两级立即成立了“创无”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台州市区违法建筑依法没收处置工作指导意见》等“创无”配套政策,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政策。

温岭市首先推出了“集中拆违日”微信直播互动方式,每个“集中拆违日”,该市所属的16个镇(街道)都同时进行大区块拆违,各镇(街道)拆违数据实时更新,并用无人机航拍拆违现场,微信直播拆违画面,网民可以留言评论和点赞。

仅用了5个“集中拆违日”,该市就拆除违法建筑120万平方米,再造“三改一拆”行动大声势。

建章立制、标本兼治,是历史违法用地清查处置工作的一大目标。为此,台州市政府又出台了《全市历史违法用地清查处置专项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快全市历史违法用地处置的意见》,决定将198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之间未依法处置到位的违法用地全部纳入历史违法用地清查处置范围。

各地迅速跟进,开展了“地毯式”大排查、大审查、大梳理,由国土部门牵头,各乡镇、村居“两委”协力,逐一将排查工作细化到个人、落实到点上,不留死角。

黄岩通过排摸形成了“表、图、册”合一的资料成果,并将4000多宗历史违法用地在数字地籍图中逐宗标出具体坐落,为拆违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临海启动为期一个半月的历史违法用地“集中强制执行周”行动,对列入拆除清单的1055宗违法用地“销号清零”,对不符合缓拆、补办条件的违法用地应拆尽拆,违法用地处置率达100%,执行到位率宗数比从31%上升到62%。

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台州推进存量违法用地“清零”,大量“沉疴宿疾”得到了根治,最大程度释放了政策红利,为全市工作提供了指引。

到2020年11月底,天台创成“无违建县(市、区)”,其他8个县(市、区)全部创成“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台州实现“创无”满堂红。129个乡镇(街道)达到“基本无违建乡镇(街道)”及以上标准,温岭市石塘镇等10个乡镇(街道)、天台县平桥镇沸头村等40个村(居),还创成了“无违建示范乡镇(街道)”和“无违建示范村(居)”。

从聚焦违建拆除,转向改治并举

经过前4年的克难攻坚,这场覆盖全省的整治行动开始不断探入深水区,从聚焦违建拆除,转向改治并举,全面整治城中村、危旧房。

台州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紧密围绕“拓空间、促转型、保安全、优环境、惠民生”这五大目标做了诸多不同的尝试。

天长路区块位于黄岩主城区最繁华地段,却是当地最典型的棚户区、城中村。房子多为上世纪80年代前建造,年久失修,危房比例极高,群众改建愿望十分强烈。

由拆转改、由拆转治、改治并举。城中村是迈向城市化绕不开的一个坎,是影响城市有机更新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均衡化的最大短板和障碍。

为了做好天长路旧城改建,黄岩实行“阳光征收”,坚持整体推进、成片改造,全过程透明化、市场化、公开化,确保公平公正。首次采用市场化评估结算方式,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被征收房屋按不低于市场价格进行测量评估。

评估机构由群众自己用投票或抽签方式确定,每一户的房屋面积、评估金额、已签协议情况,都在征收现场张榜公示,设立查询显示屏,供群众查阅和监督。

公平公正,意味着必须“一碗水端平”。这不仅获取了群众信任,也让工作组掌握了征收工作主动权。

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致力于为被征收户解决实际困难。有一户年纪很大的被征迁户,不愿意搬离老屋,很难沟通。后来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有一个孙子身有残疾,生活比较困难。工作人员经过积极沟通联络,帮助他的孙子解决了低保,最后取得了老人的理解和支持,顺利签约。

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坚,天长路旧城改建7大地块,签约率全部超过95%,其中2个地块签约率达到100%,提前一个多月完成目标。

浙江素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仙居县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当地存在大量的“一户多宅”及历史遗留非法住宅,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也引发诸多基层治理难题。

2018年8月以来,当地政府通过仔细研究,巧借“三改一拆”东风,开展了农村“一户多宅”等历史遗留非法住宅整治工作,既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违建多、建房难、人居环境差等问题,同时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治理,统一规划进行拆除,彻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指标,拆出发展空间。如白塔镇拆除7万多平方米非法“一户多宅”,腾出地基230多间1.1万平方米,解决缺房户无房户房屋安置110多户,余下4.5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用地复垦。今年11月,仙居县整村推进“一户多宅”整治试点工作获评全省争先创优“最佳实践”案例一等奖。

老旧工业区块改造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促转型,温岭市拆除、关停作坊式鞋业企业5000多家,推动规上鞋企开展“机器换人”,该市规上鞋企产值、鞋业税收均实现不降反升;惠民生,路桥区拆除环中央山违法建筑26万平方米,将该区块打造成环山生态城市公园,成为了城市中心的一块绿肺;优环境,玉环市拆除同善塘沿岸两侧违建9000平方米,在河两岸基本建设完成长5.2公里的沿河观光绿道……

从2017年12月开始,台州又将目标盯准了“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出“向规划要地,向天空要地,向闲置要地,向管理要地,向集约要地”。

为确保全市老旧工业区块改造工作有章可循,2018年,台州市“三改一拆”办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反复研究论证,起草制定了《台州市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指导意见》,指导各地从规划、土地、财税等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

同年8月底,全省老旧工业区块改造工作现场推进会举行,现场考察点选在了玉环。

玉环是台州最早开启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的县市。2017年底启动这项工作以来,玉环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全市老旧工业点改造指导意见》等政策。

该市以空前的力度和声势,坚持每月开展2次以上集中“拆除日”行动,59个老旧工业点仅用一年时间全部实现违建“清零”,累计拆违263.5万平方米,盘活工业用地5000多亩。

继玉环之后,各县(市、区)相继制定了老旧工业区块改造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各地在土地指标红利激励下,改造积极性空前高涨,考核目标均提前完成,为“作坊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

温岭大溪沙岸老旧工业区块通过“飞地模式”盘活近196亩的可用建设用地,并探索采用村办使用和工业地产混合开发模式,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实现了环境面貌、产业水平、经济效益大提升。

椒江聚星科创园占地面积288.53亩,改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改后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目前共引进企业15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0家,科技含量较高企业20家,年产值达1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税收5000万元。

近三年来,台州累计完成老旧工业区块改造478个,建成示范点20个,改后拆出土地25296亩,拆后用于工业用地15721亩。

破旧立新,待尘埃落定,“三改一拆”留给台州的是更多的发展空间,更优的招商环境,更高的生活品质。展望未来,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谷尚辉 本报通讯员王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