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学习培训

视力保护色:
各地以数字化形式保护古树名木
发布日期: 2020-11-24 08:43 信息来源: 组织人事处       浏览次数:

  日前,全国多地开始探索古树名木资源动态化、信息化管理,以数字化形式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一是“电子户口”擦亮身份标签。多地建设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古树名木创建“电子户口”。陕西省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平台上,可以对古树名木进行分级查询、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动态监管和远程协助诊断。山东济南通过古树名木智慧云平台,打造出古树名木基础数据信息化、业务处理网络化、决策分析智能化和业务监管透明化的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甘肃兰州市民可登录古树名木查录平台对散生单株古树名木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查询,系统的后台管理还扩展了重点古树监管、志愿者服务以及古树认养等模块。二是科技加持古树复壮保护。北京市按照“一树一方案”原则,应用超声波探测仪等先进仪器,为古树名木定制个性化养护方案。同时,还开展了古树“幼化”工程,采用根蘖苗、实验室组培等手段为古树名木繁育幼苗。北京绿化基金会还设立了古树保护专项基金,专门组建专家团队,对古树名木实施复壮保护。陕西则启动了重点古树名木扩繁保护项目,通过组织培养、微型扦插、嫩枝嫁接等克隆技术和种子繁育技术,开展了黄帝手植柏、汉武帝挂甲柏、老子手植银杏一代和二代苗木培育,并成功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苗木。三是线上认养开启保护新模式。多地利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网络尽责平台,探索开展古树名木线上认养活动,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上海市民可通过中国网络植树公益网上海网、“绿博士”微信公众号,参与古树名木线上认养活动。四川借助四川省绿化基金会网站,面向社会开通古树名木捐资认养通道,吸引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加入认养行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